大医账号: 密 码:

重视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

  • 发布时间:2019-01-21
  • |
  • 作者:暂无
  • 阅读次数:72

 刘恩梅

 

撰写 |  刘恩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1950年,Hench、Kendall和Reichstein三位学者因发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随后众多学者及临床工作者发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除了免疫抑制外,还具有抗炎、抗休克、抗过敏、抗纤维化等作用,成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


 

糖皮质激素被广泛用于儿童各种疾病,挽救了危重患儿的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但也可导致很多不良反应。国外通过计算机监测系统监测到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仅次于抗生素,居第二位,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合理用药亟待关注。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重症肺炎病死率高居不下,是否常规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尚存在争议;在2014年版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中明确提出,不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我们对其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与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对激素受体的影响密切相关。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作为支气管哮喘的一线防治药物,存在认识不足和过度使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普通儿科或非呼吸专业儿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ICS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不能正确掌握吸入治疗的适应证,对近年发生较多的新的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如何应用ICS不明确;缺乏结合患儿年龄、具体病情,正确选用ICS剂量、疗程、吸入治疗的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培训。

 

另一方面,研究显示ICS可以影响哮喘患儿呼吸道定植菌群。不同种类的ICS对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影响程度不同,ICS使用量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呈剂量依赖性,我们需要关注在ICS长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过度不合理使用ICS。

 

基于上述临床问题,儿科医师如何基于指南与专家共识从临床合理用药角度思考呼吸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展相关药物上市后的真实世界研究,如何基于临床问题相关机制研究十分重要。